从原理到实践,防逆流保护测控装置助力光伏并网系统:中压测控装置

发展背景:

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,光伏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中压测控装置。各国纷纷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,大力推动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。

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其灵活的特点,在居民屋顶、工商业厂房等场所广泛应用中压测控装置。然而,当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时,电网结构从传统的单电源辐射状转变为多电源复杂网络。这种变化使得潮流分布变得复杂,功率流向不再单一,可能出现功率逆流现象。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。

为什么要防逆流中压测控装置

在光伏并网系统中中压测控装置,防逆流主要是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、保证电能质量以及满足相关政策法规要求,以下是具体解释:壹捌柒零贰壹壹壹叁捌柒

保护电网设备安全:当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大于本地负载所需时,若不加以控制,多余电能可能会逆流回电网中压测控装置。逆流的电能可能导致变压器、线路等电网设备过载,长期过载会加速设备老化,甚至引发设备故障,如变压器过热损坏、输电线路绝缘击穿等,严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和供电可靠性。

避免电网电压波动:功率逆流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升高中压测控装置。分布式光伏发电通常接入低压配电网,大量光伏电源的功率逆流可能使局部电网电压超出允许范围,导致电压质量下降。这不仅会影响用户端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,缩短设备寿命,还可能对电网中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设备产生干扰,使其误动作,进一步破坏电网的稳定性。

防止电能质量恶化:逆流的电能中可能包含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中压测控装置。光伏系统中的逆变器等设备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时,可能会产生谐波。当这些含有谐波的电能逆流进入电网后,会与电网中的其他谐波源相互作用,使电网谐波含量增加,电能质量恶化。这会对电网中的敏感设备,如计算机、通信设备等造成干扰,影响其正常工作,还可能增加电网损耗,降低电网运行效率。

满足政策与规范要求: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和电能质量,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光伏并网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,明确要求光伏并网系统具备有效的防逆流措施中压测控装置。例如,相关标准规定了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的技术条件,包括对功率因数、电压偏差、谐波含量等指标的限制,以及对防逆流保护装置的功能和性能要求。光伏项目只有满足这些要求,才能顺利接入电网并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补贴。

安科瑞防逆流保护测控装置

安科瑞的AM3和AM5SE系列是为光伏并网系统设计的防逆流保护测控装置,主要用于防止电能逆流,确保光伏系统安全并网运行中压测控装置。以下是这2款产品的详细介绍:

AM3系列防逆流保护测控装置

适用场景

适用于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网系统,广泛应用于变电站、工矿企业、医院、学校及大型楼宇等场景中压测控装置

主要功能包括防孤岛保护、逆功率保护、低频减载、过 / 低电压保护等,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压测控装置

核心功能

保护功能:支持线路、母联、配电变压器等设备的保护,可灵活配置保护逻辑(如速断、过流等)中压测控装置

硬件性能:采用工业级元器件,高性能处理器配合大容量存储,支持实时数据处理和录波分析中压测控装置

接口资源:4 路交流电流、3 路交流电压通道,8 路开关量输入(交直流两用)、5 路继电器输出,1 个 RS485 通讯接口中压测控装置

可靠性设计:通过 6 项电磁兼容认证(如电快速瞬变脉冲群、浪涌抗干扰等),达到 IV 级标准中压测控装置

AM5 系列防逆流保护测控装置

适用场景

适用于 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用户终端变电站,覆盖电力、水利、交通、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压测控装置

支持线路、主变、电动机、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,尤其适用于微电网和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防逆流控制中压测控装置

核心功能

保护功能:提供三段式过流保护、逆功率保护、防孤岛保护、PT 断线告警等,支持逻辑可编程和跳闸矩阵配置中压测控装置

硬件性能:高性能处理器(主频 168MHz),12 路交流通道(可扩展至 14 路),支持基波和谐波测量,具备双网冗余能力中压测控装置

接口资源:20 路开关量输入、10 路输出,2 个 RS485 接口、2 个以太网接口,支持 USB 数据导出和远程升级中压测控装置

可靠性设计:通过 5 项电磁兼容认证,支持 IRIG-B 对时功能,确保系统同步性中压测控装置

当并网点与逆流检测点距离较远时(200m以上时),选择AM5SE-PV系列主从机防逆流保护装置中压测控装置

AM5SE-PV系列防逆流保护装置中压测控装置,具有:

主从机方案四段低功率/低功率恢复合闸

主从机方案逆功率/逆功率恢复合闸

主机防孤岛保护

从机防孤岛保护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hangshuzhongle.com/post/188.html